赭曲霉毒素A(OTA)作為曲霉屬和青霉屬真菌產生的強毒性代謝物,廣泛存在于谷物、飼料、酒類及中藥材中,其致癌、致畸及肝腎毒性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在此背景下,
赭曲霉毒素A免疫親和柱(OTA-IAC)憑借其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的凈化能力,成為食品安全檢測領域的關鍵工具。

1.技術原理:抗原抗體反應的精準捕獲
赭曲霉毒素A免疫親和柱的核心在于將單克隆抗體交聯于瓊脂糖凝膠微球或納米材料表面,形成特異性識別位點。當含OTA的樣品提取液通過柱體時,OTA與抗體發生抗原-抗體結合,形成穩定的復合物,而其他雜質則隨流動相被洗脫。該技術利用免疫親和層析原理,實現了對OTA的靶向富集,顯著降低基質干擾,提升后續檢測的準確性。例如,在檢測谷物中OTA時,通過免疫親和柱凈化后的樣品,HPLC檢測的信噪比可提升5倍以上。
2.操作流程:標準化與高效性的結合
赭曲霉毒素A免疫親和柱的操作流程分為預處理、上樣、洗滌、洗脫四大步驟。首先,將柱體恢復至室溫并排空保存液;隨后,將10mL樣品提取液以1滴/秒的流速通過柱體,使OTA與抗體充分結合;接著,依次用真菌毒素清洗緩沖液(含氯化鈉、碳酸氫鈉及吐溫-20)和純水淋洗,去除未結合雜質;最后,用1.5mL色譜級甲醇洗脫OTA,收集洗脫液并稀釋后,可直接用于HPLC或LC-MS/MS檢測。整個過程僅需15-20分鐘,且回收率穩定在90%-110%之間。
3.應用場景: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覆蓋
該產品廣泛應用于糧食、飼料、酒類、調味品及中藥材的檢測。例如,在檢測酒類樣品時,需先通過脫氣處理去除二氧化碳,再以提取液稀釋后上樣;而在中藥材檢測中,則需結合均質提取和離心過濾步驟。該技術符合GB/T 23502-2009、SN/T 1746-2006等國家標準,檢測限可達0.1μg/kg,滿足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要求。此外,它還可與ELISA試劑盒聯用,實現高通量篩查。
4.技術優勢:精準、高效與經濟的平衡
相比傳統凈化方法,赭曲霉毒素A免疫親和柱具有三大優勢:其一,特異性高,抗體柱容量達100ng以上,可有效排除黃曲霉毒素等其他真菌毒素的干擾;其二,操作簡便,無需復雜設備,適合基層實驗室;其三,成本低廉,單柱價格較LC-MS/MS前處理耗材降低60%以上。隨著食品安全監管的加強,它將在全球農產品貿易、臨床毒理學研究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